还有,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对于肩负着承先启后重任的中年史学工作者来说,一方面固应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愤,另一方面还应把帮助青年史学工作者提高理论水平视为自己的天职。从更长远的观点看,青年史学工作者是我国史学事业的未来和希望,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历史科学的大旗要靠他们擎起。青年史学工作者大多具有思想敏锐、敢于提出创见的优点,这是很宝贵的。他们当中也确有一些在专业上和理论上都有相当基础的同志,但是,就多数同志来说,他们是否也存在着某种急于求成和在理论上缺乏顽强钻研精神的弱点呢?记得在一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庄严场合,我曾听到一位答辩者说:历史是客观的,研究历史不应强调要有某种思想作指导,因为那样做就会改变历史的客观性。我听了之后,不禁愕然!如果说这种情况只是极个别的话,那么下面这种情况就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了。最近,我在评阅报考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的试卷过程中发现,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来阐述问题的考生,只是极个别的;而大多数人都是在试卷上机械地复述和背诵历史教科书中的条文,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后一种情况,无疑是带有普遍性的。它至少可以部分地反映出,我们的青年史学工作者在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方面是不够的。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的话,势必要局限他们的发展和他们将来可能获得的成就。因此,中年史学工作者有责任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帮助青年史学工作者,在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过程中,和他们携手并进。我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危机”论,我们当然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永远不需要发展的神话。我们只有在重新学习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同中国的历史实际、史学传统以及当前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做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笔者在专业上和理论上都是很幼稚、很肤浅的,但是我确信:在重新学习(包括学习理论和学习专业)的过程中来一次“脱毛”,争取在“向科学的伟大进军”中不掉队,这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影视:黄金瞳在线免费观看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