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从2011年开始,一些在一线城市难以与大公司抗衡的小型院线公司,改而拓展大城市以外的二三级市场,积极在广大的中小城市之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应视为市场发展中成熟的表现。
[1] 王士群:《解读中国电影院线制》,《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10期。
[2] 柴红兵:《连锁经营思路下的电影院线制探索》,《中国电影市场》2009年第4期。
[3] 唐榕:《体制变革中的中国电影经济》,《中国电影市场》2009年第2期。
[5] 刘阳:《中国影院投资过热?片源同质化 影院发展难》,《人民日报》2010年10月8日。
[6] 参见高红岩:《中国电影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8] 张永红:《终端为王——建设与时俱进的电影院线》,《中国电影市场》2009年第4期。
二、中小城市的电影消费评估
(一)市场容量
2010年前后,新一轮的影院投资热潮兴起,资本扎堆聚集的区域从一线大城市转向了中小城市,包括一些地级市、县级市,甚至包括万达在内的星牌院线也调整投资导向,着力抢占新鲜的市场商机。对此,一方面,人们可以解读为投资者对于继续挖掘大城市影院市场空间持并不特别乐观的态度,而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在经济文化领域对开发资本的强烈诉求也让院线投资者们预感到了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