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当我压着指头数点村上30来户人家,在经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究竟谁都真正在经济上翻了身时,我发现,土改时的贫农,几乎所有的人家仍然是贫农。而土改时被分了家产的胡家,应该说从土改后就与其他人家没有什么两样了,可以说彼此家底相当。但在土地承包之后,胡家的人便最早外出打工,在村里第一个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跑生意,因而收入便很快地超过了其他人家。假如当时在我们村再来一次土改,那么结果可能是,胡家作为以前的地主仍然会是地主,而以前的那些贫农人家仍然还是贫农。从地下挖出银子致富的事可以说不会再有,那么胡家究竟又是凭什么发了家呢?
对这个问题我曾经作过一些思考和探讨。经过把胡家的人,与村上其他人加以一番比较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胡家的人在综合素质上,明显地要好于其他人;对于一件事,胡家人的看法与想法,常常要高其他人一筹。我不能不佩服,同样作为农民的胡家的人,确实要比其他人有见识得多。我的饱经苦难的乡亲们,在看到自己多少年来经济状况未发生彻底改变,而胡家在经过了几十年惊心动魄的变迁之后,仍然还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时,总是感叹人家“脉气”好,而自己天生就是受穷的命。我老家那一带的人们,常常将家族兴旺的人家看为是“脉气”好,也就是老祖宗的坟墓埋的地方风水好。这当然是出于迷信而宿命的观念,并未揭示出问题的实质。而在我看来,对一个家族、家庭影响最大的因素并非什么“脉气”,而是这个家族、家庭特有的文化传统或人文环境。贫富并不是家族或家庭之间的根本差别,根本差别主要在风气和习惯上,尤其是在家族成员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村里老一辈人一定会记得,胡家的家产在土改时应该能分的都被分了,分了家产、被划了地主成分的胡家,应该与其他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农业社里一起过日子时,谁也没有看出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一旦政策放开提倡致富奔小康时,他们便显示神通,很快就冲到别人前头去了。而不少人习惯了在生产队里混日子,却似乎很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在脱贫致富方面办法不多,甚至还有人像电影《芙蓉镇》里的王秋赦一样,幻想着再来一次土改,以便将胡家的财富再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