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周家更是债台高筑,周恩来不得不强装笑脸继续靠典当借债来度日。这是他最困苦的一段少年时期。
万苦千难的生活,令他心酸。好在母亲以往的言传身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当家的日子里,他得到了许多锻炼。
几十年后,周恩来曾回忆说:
但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
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逼我国还债时,周恩来号召人们艰苦奋斗,还讲过自己从小的经历:
我常说,我这个人这一点经验最深刻。我小的时候,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子弟,只有十一二岁,母亲死了,父亲在外谋事。我就是靠天天借债过日子,最不好受了,借了债还得给人家去磕头,拜圣人,跟大观园的生活差不多,最没有意思。
对周恩来的不幸,远在奉天省…(今辽宁省)…谋事的伯父周贻赓早有耳闻,也经常有书信寄来。1910年春天,伯父托回乡探亲的周恩来的三堂伯周贻谦,把周恩来带出淮安,到东北去生活、求学。伯父在家时,周恩来就与他较为亲近,伯父也很喜爱侄儿的聪颖、机敏。经过一番考虑,周恩来决定离开老家,出去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