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不过是我们的自以为是。
我们将对方列为亲近之人,是愿意分享我们的内在——快乐与美好,忧伤与脆弱,那无论展现与否都真实存在的我们。亲近的人是我们选择让对方看到更多我们内在的人。
只有分享没有分担,一个人受累,另一人被护得周全;只有分担没有分享,两颗心都苦累,这已背离亲近关系的初衷。
187 当你开始说“我不要了”的时候
小的时候,时光匆匆,并且通常情况下回忆起来都是些让人欢呼雀跃的事,似乎年幼时,我们不太会有深入的纠结、彷徨、不知所措。
成年后,烦恼会多一些,常常内在就开始了自我拉扯,总有一部分自己,像个爱撒泼的小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难以正常表态,还时不时开始满地打滚儿,鼻涕眼泪一把,就为了告诉你:那个东西对我很重要,我想要。
似乎每一段过往我们都有一部分“当时”的自己被留下了,要求被看见、被尊重、被满足。于是,那时的我们看见机会,就会开始哭喊着要求得到,无论最后得与不得,都是一个“缺”的自己在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