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Q:2017593710
官方QQ交流群:149050832
为何唐朝处心积虑要扫平淮西
要说唐朝历史上危害最大的藩镇,当属淮西。那么淮西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危害呢?那就得从地理上说起了。
唐元和九年(814年)闰八月,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子吴元济秘不发丧,擅领淮西军务,唐廷拒绝授予吴元济职衔,“(吴)元济不得命,乃悉兵四出,焚舞阳及叶,掠襄城、阳翟。时许、汝居人皆窜伏榛莽间,剽系千余里,关东大恐”。次年一月,唐廷正式开始讨伐淮西。
唐廷在吴少阳死后,迅速部署兵力,四个月后就正式对淮西宣战。唐廷在淮西问题上之所以会迅速决策,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淮西镇处于唐王朝的腹心位置,严重威胁到唐王朝的生存和发展。淮西镇掌有蔡州、光州和申州之地,其形势“逼近东都,中天下而持南北之咽喉”,既可以威胁以汴宋为核心的运河漕运系统,又会威胁转道江汉水域的漕运系统,这对严重依赖江淮财赋的唐王朝来说,无异于被扼住了“咽喉”。为了保证漕运的安全,唐廷必须在汴宋周边屯驻重兵,因此平定淮西成为唐代中期以来的重大军政问题。
第二,淮西镇从李希烈到吴元济,屡有乱作。德宗建中削藩,李希烈反叛,侵占周边十余州,阻断漕运通道,诱发了“奉天之难”。兴元后李希烈称帝,南侵江淮、江汉无果,方退回淮西。贞元十五年(799年),德宗调动十六道兵马平定淮西吴少诚,两年无果而终。因此淮西的割据几乎是一个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平定西川、镇海后,对淮西用兵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