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当北宋,江山初定。对于诗人词家来说,可谓满目锦绣,满腔热情,因而他们笔下的祖国风光自然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如:“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读潘阆的组词《忆余杭》,不禁使人想起唐代白居易那首著名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无论是这种小令的形式,或者吟咏的内容,二者似乎都有一定的传承借鉴关系。特别是“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两句,因其生动的形象、豪迈的气概而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著名词人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一气写了十首《采桑子》。正如他在组词前边的《西湖念语》中所写:“虽良辰美景,固多于商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旁若无人。”于是,“轻舟短棹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天容水色西湖好”……本来景色已经非常迷人的西湖,在词人的笔下尤其显得千姿而百态,更是增添了无比的文化魅力。梅尧臣的诗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何许在?云外一声鸡”(《鲁山山行》),则表现出诗人在一个特定情景之下的专注神态和意外喜悦,也更使全诗显出其无穷的韵味。而这“云外一声鸡”,也是如此的嘹亮。至今读来,犹觉具有一种召唤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