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神农氏的核心区域在“三湘四水”的湖南、云南、四川一带,大山中盛产各类药材,是中医药材的天然宝库,现代村民还使用很多原始性草本药材。同时,神农氏又是从事农业和农耕的古老职能部落,自然同各类植物接触更为密切。
再则,《神农本草经》收集365种本草药物,按药物的药理和功效,分上、中、下三类的“三品分类法”。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15],如人参、甘草、地黄、黄连;“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判别药性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运用“三才”自然分类法,进行系统和科学分类。
《神农本草经》中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是《神农本草经》的核心,神农氏时代中医学上最突出的成就。远古时期杂乱和繁杂的民间偏方,对本草药材的药理和药效,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和组方,并且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组方的标准化,对三大药类的药理、药效针对不同的病症,进行“养”和“治”两大方面的配伍,进行辨证施治。如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而下品药为佐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