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汉书补注·报任少卿书》,本篇为(西汉)司马迁撰,(清)王先谦补注,万安伦、崔潇宇据《汉书补注》清光绪刻本点校。
【导读】
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出生于陕西韩城县南10千米的芝川镇。其先祖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初太史令。司马迁10岁即诵读古文,师从大儒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元封初,司马迁在父亲去世后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正式着手撰写《史记》,这一年司马迁42岁,正当精力充沛的盛壮之年。《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所体现的古代编辑思想是“发愤著书说”和记载历史的“实录”精神。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荣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
司马迁总结历史上许多伟人逆境著书的事迹,提出“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提出了“发愤著书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的事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著书的产物。“发愤著书说”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