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迁答道:“我从曹溪来!”
行思马上明白了,这是自己的小师弟。他又问:“你得到什么来?”
希迁答道:“未到曹溪也未失!”意思是说,自性是本来就有的,并非从他人求得。
行思又问:“既然没有失去什么,那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希迁说:“假如不去曹溪,我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意思是,如果不去向师父参学,就不明白性。
他的回答很好,但只是理悟,道理上明白,并未真正觉知。此后,他就跟在行思身边参学。行思对他也是悉心指点。虽然两人是同门师兄弟,但现在,希迁矮了一辈,成了行思的弟子。后来,希迁终于开悟,前往湖南衡山南寺,结庵于寺东一块大石头上,因此时人称他为“石头和尚”。
有一天,希迁读后秦僧肇所著的《肇论》,看到“会万物为己者,其惟圣人乎”一句,豁然有悟。于是,他仿照东汉道家魏伯阳的《参同契》,也作了一部《参同契》,提出了著名的“石头禅”,并由此名声大噪,与马祖道一大师合称“并世二大士”。
【智慧点拨】
石头希迁《参同契》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观点:“。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就是说,心、佛、众生,还有菩提、烦恼等凡圣不一的概念,只是名字不同罢了,其本体是一致的,并无差别。凡人只要肯精进,也可明心见性。